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

學 校 介 紹
幼 教 天 地

 

 

幼 教 天 地

教育理念

以孩童為中心,致力開展全人教育。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,學習自我照顧,啟發幼兒主動學習及發揮其個人獨特潛能,藉以成就知性(cognitive)與情性、感性(affective)與技能(psycho-motor skills)的相輔結合,務求幼兒在嚴謹而愉快的環境中,活潑地成長。

教學目標

以啟發式為主,讓孩童“從遊戲中學習”(Learning through Games),“從做中學”(Learning by Doing)和“從經驗中學習”(Learning by Experiencing),刺激探索性學習,按幼兒不同成長階段的發展能力,設計多元智能教學活動。以集體講授、小組活動,並配合個別輔導的型式,培育高階創作、思維表達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課程設計

以幼兒全面發展為方向,以適性為原則,設計教學。同時各級選出一些合時代,地區文化的教學主題,創編具校本特色的校本課程。

學習評估

採用多元化和廣闊的模式,包括行為評估、學習評估、學生自我評估和家長對學生的評估,記錄幼兒在成長中各層面的發展,重視家庭與學校之合作,透過良好互動建立無間的溝通,讓幼兒身心各方面的發展得到鞏固強化及延伸到家中。

 

top

教學語言

以母語為主,並積極創造良好的兩文三語學習環境,各級按幼兒語言學習的生理、心理規律,系統地加入普通話和英語課程,透過韻文、兒歌、童謠、短詩、遊戲、律動等活動,使幼兒能在輕鬆的環境下愉快學習。

 

親子閱讀獎勵計劃

本校十分重視培養幼兒閱讀的興趣,透過每週閱讀圖書和作簡單的報告,積極推動幼兒多聽、多看和多講,鼓勵親子伴讀,建立親子關係,增進課外知識及語文能力,培養幼兒從小養成愛聽故事和愛閱讀的好習慣。

品德教育

人類是群性的動物,人的一生中必會與周圍的人、事、物產生互動,而在互動的過程中幼兒學會認識自己、認識周圍環境的特性和變化,學習與他人相處、溝通等能力,這是幼兒生命中重要的要素。課程設計以校訓「修己善群」為總綱,在實施過程中,根據幼兒的年齡、經驗和認知,透過融入主題教學中,培養和陶冶幼兒的道德品格,使知識、情感、行為融為一體。

從“做中學”(Learning by Doing)、“從遊戲中學習”(Learning through Games)和“從經驗中學習”(Learning by Experiencing),的設計原則,同時以生命教育的四個向度(人與自己、人與社會、人與自然及人與生活),達到以下的目標。

  • 幫助幼兒主動認識自己、尊重自己和他人
  • 學習關懷周邊的人、地、事、物
  • 懂得愛惜生命及保護自己,對生命有正確的價值觀
  • 能樂於與人溝通、合作,分享個人感受
  • 培養幼兒良好的品格,包括認知層面、情感意念和行為實踐
  • 培養幼兒社交能力,提昇與他人和睦相處的能力

體能活動

體能教學特色,以動作學習理論為基礎,以動作分析為教學內容和方法的主導,期望教學過程中可以發揮幼兒更多的身體意識、空間和時間意識,以提高幼兒身體適能(靈活性、平衡感、協調性、敏捷度、力量等),活動過程中培養幼兒獨立自主、團體合作、勇於嘗試,樂於創作。

幼小銜接

主要透過調整K3之生活內容、環境設計,使學生身心狀態與小學的生活內容和節奏逐漸協調,同時加強學生的自理能力,內化常規的建立和習慣的養成;另外,帶領幼兒參觀小一課堂,激發幼兒做一名小學生的強烈願望,加深學生盡快適應小學的學習模式和環境。

 

top

校址:澳門氹仔花城大連街BT-34地段        電話:2884-1242        傳真:2884-0630        it@asum.edu.mo

(建議使用IE10.0或以上的瀏覽器,最佳解像度:1024X768)

© 2014 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 版權所有